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轉型須重視最終服務業

加入W TO後,中國參與國際分工並且贏得瞭快速增長,中國似乎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是我們正面臨戰略風險。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專傢薩勃拉曼尼亞(A rvind Subram anian)在其暢銷書《大預測》中指出“美國由於先前開放瞭更多的市場,因此在未來的交易中能夠為中國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將會減少。……如果美國的制造業持續萎縮並最終成為空殼,那麼美國將會加劇對服務業以及知識產權的依賴並尋求開發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隻有在中間區域灰色地帶,當各國私利和集體利益既沒有達成一致也不至於出現不可調和的沖突時,合作才有必要,也才有可能出現。在這樣的灰色地帶,多邊主義成為制約主導經濟國傢的希望所在。”“具體來說,就是將中國"拴在"多邊主義體系內”。所以未來美國的一個很重要的戰略動向就是通過多邊框架(W TO )約束中國,然後暢通無阻地向中國出售專利和知識產權。我們重視G DP,但G DP的兩個組成部分中有一個部分被我們忽視瞭。這可能會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失誤。G DP的定義是既定時期內一國領土上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因此G DP分成最終產品和最終服務兩個部分。我發現最終服務與最終產品的本質區別是最終服務的生產、銷售和消費是同一個過程,而最終產品(資本品和物質消費品)的生產、銷售和消費是先後繼起的三個階段。因此,最終服務(也即消費服務)具有與制成品完全不同的兩個性質:不可貿易(可貿易服務通常屬於現代服務業或中間服務業)和不可儲存。中國十分強調G DP中物質產品的生產和積累(物質財富),嚴重忽視最終服務的生產。可以預見,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提高,服務消費占比達到消費的50%是完全可能的。消費服務不能靠進口,也無法儲存,隻能通過相般配的可持續生產能力來保證。目前我們是否已經具備這種生產能力?有專傢披露,目前醫學院5個畢業生中有4個去賣藥、賣儀器,隻有一人留下來當醫生,我說,這留下來的一個人還得花1/3的時間寫論文,否則就當不上主任醫生。因此,我認為,中國經濟轉型的最重要方向是最終服務業的發展。再拿溫州來說,需要調整的是什麼?怎麼把低端制造業的就業人員,經過培訓以後轉入到服務領域去,這是目前政府需要花功夫做的。假如結構不調,光靠金融業擴張、信貸膨脹,顯然不行,這隻能導致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最終服務業的發展,需要解決四個問題。第一,加快推進更大規模人口集中居住的城市化,隻有這樣才能創造最終服務市場的規模效應。因此逐步放寬戶籍制度,接納農民工成為城市居民將是必要的舉措。第二是國民收入分配要有突破,隻有勞動者的收入得到快速增長,才能保證最終服務的消費購買力。第三,最終服務業是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對能源、環境自然資源方面沒有新增壓力,但是具有很高的人性化和個性化要求,促進最終服務業的發展,人力資本目前是一個重要的瓶頸,需要增加這方面的積累和供給。第四,需要打破現有的制度瓶頸。市場準入限制、昂貴的租金、稅收負擔、政府部門新竹市個人信貸條件設租盤剝等等,需要有根本性的轉變。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7-31/144151汽車貸款救急還有小額借款快速撥款辦理方式67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gerbu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